都市人經常久坐不動,加上長期對住電腦工作,或多或少都有出現過後腰疼痛的情況。腰痛不但令人坐立不安,心情煩躁,難以集中精神,長久不理,更有機會影響身體正常運作。不同的腰痛位置與痛法,也反映出不同的病情與疾病。本文將為你解析不同腰痛位置的病因,並介紹6大舒緩腰痛的方法,讓你可以早日擺脫腰痛問題。
腰痛的常見位置及其代表的健康訊號
在了解腰痛的常見位置前,我們先要了解認識腰痛。腰痛,又稱為下背痛或下腰痛,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泛指後腰出現疼痛。根據醫學解剖學和脊椎結構,腰痛可分為上背痛和下背痛。而造成腰痛的原因可分為3種類型,分別機械性腰痛、非機械性腰痛及內臟疾病原因。1
機械性腰痛:這是最常見的腰痛類型,約9成腰痛都是機械性腰痛,主要是由於肌肉、韌帶、筋膜等組織損傷或脊椎結構異常引起。
非機械性腰痛:主要由炎症、感染引起,如腫瘤、發炎性關節炎或是腰椎感染等。
內臟疾病原因:由於內臟器官疾病引起的腰痛。
上背痛
上背是指位於胸椎第一節至第十二節,範圍包括背部、肩部和頸部。
常見的機械性腰痛
肌肉拉傷或扭傷
姿勢不良
脊柱側彎
骨質疏鬆症
椎間盤突出
脊椎狹窄
骨刺
非機械性腰痛及內臟疾病原因
肺栓塞:多伴隨胸痛、呼吸急促等症狀
肺炎:多伴隨胸痛、咳嗽、發燒等症狀
支氣管炎:多伴隨咳嗽、咳痰等症狀
肺癌轉移:背部嚴重疼痛
心臟疾病:多伴隨胸痛
心肌梗塞:多伴隨胸痛
主動脈剝離:多伴隨胸痛
左右腰痛
左右腰是指位於腰椎兩側,多是有特定的痛動點於左側或右側腰部。
常見的機械性腰痛原因
肌肉拉傷或扭傷
椎間盤突出
關節炎
姿勢不良
脊柱側彎
骨質疏鬆症
髂腰韌帶損傷
非機械性腰痛及內臟疾病原因
膽結石合併膽囊炎(右腰痛):食藥後無法緩解且疼痛愈發強烈,甚至會出現嘔吐、發燒症狀
胰臟炎(左腰痛):多伴隨多左上腹或下腹疼痛
腎結石:多伴隨噁心、嘔吐等症狀
腎炎:多伴隨腰部疼痛、水腫、尿血等症狀
胃潰瘍:上腹部疼痛,並可能伴隨噁心、嘔吐等症狀
下腰痛
下背則,指的是後腰痛,泛指腰椎第一節至第五節,範圍包括腰部、臀部和大腿後側。
常見的機械性腰痛原因
姿勢不良
椎間盤突出
關節炎
骨質疏鬆症
脊柱側彎
非機械性腰痛及內臟疾病原因
腎盂腎炎:多伴隨發燒、噁心等症狀
胰臟炎:多伴隨多左上腹或下腹疼痛
腎結石:多伴隨噁心、嘔吐等症狀
子宮內膜異位:經期時會出現後腰痛及嚴重經痛,甚至會伴隨噁心、嘔吐等症狀
腰痛的主要成因
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會與肌肉拉傷或腰椎損傷有關,但亦有些找不到確切因素的痛症,以下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:
生理因素
隨著年紀增長,脊椎及支撐的肌肉會逐漸退化,從而增加腰痛的機會,亦會增加出現骨質疏鬆症的風險。如果本身有脊椎問題,如脊柱側彎或椎間盤突出,都會較容易出現腰痛。體重過重亦會對腰部及脊椎造成負擔,導致腰痛。另外,女生在經期時,亦有可能出現腰痛,特別是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。
生活習慣
腰痛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,經常久坐不動或長期站立,或姿勢不良,都會導致腰部肌肉疲勞和痠痛。而且,長期缺乏運動,會令腹背肌力降低,增加腰椎受力,較易出現腰痛問題。
職場相關
上班族經常久坐不動,加上坐姿不良,如翹腳、盤腿及彎腰駝背等,會令肌肉緊繃及結構損傷,從而增加出現腰痛的風險。另外,如工作需要搬運重物,但搬重物姿勢不當,很容易導致腰部肌肉拉傷或扭傷。
運動傷害
不少人都喜歡到健身房做運動,但如果沒有好好熱身或姿勢不當,很容易拉傷肌肉,特別是在做負重訓練,如果用錯力或沒有好好配合呼吸,很容易傷及腰部及上背肌肉。
6大方法舒緩腰痛
1. 熱敷與冷敷
如果是急性腰背痛,你可以使用冰熱敷法來舒緩痛楚。冰敷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腫脹。建議在疼痛的最初 48 小時內,每隔 2-3 小時冷敷一次,每次 15-20 分鐘。之後再於用熱水袋、暖包或熱毛巾敷在疼痛部位,促進血液循環,進一步放鬆肌肉,舒緩疼痛。
2. 伸展運動
腰痛有機會是因肌肉緊繃而引起,建議多做伸展運動來舒緩腰痛。如果你腰痛難耐,可先平躺在墊上,將膝蓋向上曲,然後將身體蜷曲,用手抱緊雙腿,維持10秒,最後放鬆並伸直身體,便可以短暫舒緩腰部不適。另外,平日可多拉筋確可放鬆繃緊的肌肉,促進血液循環,減低腰痛問題。
3. 按摩
如果是因繃緊肌肉而引起的腰痛,可以透過按摩來舒緩不適感,按摩可疏通經絡,促進血液循環,放鬆肌肉。
4. 多躺臥休息
在腰痛發作時,躺臥休息是舒緩疼痛的有效方法。躺臥休息可以減少脊椎的負擔,讓肌肉和韌帶得到放鬆,從而減輕疼痛和炎症。此外,躺臥休息還可以幫助防止腰部進一步受傷。另外,確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亦可改善腰痛。
5.止痛藥物
若真的腰痛難耐,可透過服食止痛藥或貼酸痛貼來舒緩痛楚。如果服食止痛藥數小後,仍然感到疼痛及不適,應立即尋求專業治療。需要注意,過度仰賴止痛藥,有機會對臟器造成負擔,應咨詢醫生的意見。
6. 專業治療選項
物理治療
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可助你解決腰痛問題,透過運動按摩和先進的儀器,可有效地舒緩緊繃的肌肉,防止腰痛進一步發展成慢性疼痛。治療師亦會針對你的姿勢進行矯正,並且會教授你正確使用肌肉的方法。
中醫療法
在中醫觀點,認為腰痛其中一原因是血淤性導致,穴道是經絡的氣聚集之處,透過刺激穴位可以促進氣血循環,改善血淤的狀況。針灸治療是有效治療腰痛問題,世界衛生組織也認證,針灸可以有效緩解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,但需要找合資格的中醫進行針灸治療。另外,中醫會配合藥物來改善腰痛,中醫會透過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,針對問題根源,開出不同藥方。
預防腰痛的5大方法
1.鍛鍊腰部肌肉
強壯的腰部肌肉可以支撐脊椎,減少腰痛的風險。你可透過平板支撐訓練核心肌群來強化腰部,亦可橋式來鍛鍊臀部肌肉,改善骨盆前傾、減少坐骨神經的壓迫、舒緩背部疼痛。另外,你亦可找私人教練為你度身訂制合適你的負重訓練。
2.規律運動
規律運動可以有助強化肌肉,保持關節的靈活度,同時可放鬆繃緊的肌肉,減少腰痛的風險,游泳、普拉提、瑜伽或快走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3.使用正確搬重物技巧
姿勢搬重物時,應保持背部挺直,彎曲膝蓋使用腿部力量抬起重物,並不要將重物舉過肩膀,以免扭傷及勞損。
4.在工作途中多走動
如果你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工作,建議每隔30至60分鐘便起身活動一下,以避免肌肉僵硬,你亦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,伸展筋骨,促進血液循環。
5.調整姿勢
不良的姿勢會增加腰痛的風險,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,坐著時,應保持背部挺直,雙腳平放在地板上;站立時,應保持肩膀放鬆,腰背挺直;而走路時,應抬頭挺胸,目視前方。
Comments